8月1日-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在院長張國祚帶領下先后赴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調研,班子成員黃梓根、劉曉玲、張君及院辦公室主任李紹斌全程參加。此次調研,馬院班子受到熱情接待,收獲滿滿。北京三校經驗各有千秋,特色鮮明。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引進、教師考核、職稱評定、思政課教學、社會服務等方面悉心介紹了清華馬院的建設情況和經驗。他強調,清華馬院擁有多個支撐學科發展的平臺,學院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同時,注重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結合,輻射、帶動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他強調,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在于要有影響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的要求都必須堅持高標準。人才引進要主動、要及時,重點考慮其在業界的影響力及其教學科研能力。思政課教學是馬院的看家本領,思政課教學追求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和“滿堂灌”。他特別強調,對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既要醒得早,也要起得早”,換句話說,就是認識要早,行動要快。艾院長還主動提出清華馬院與湖大馬院合作的建議。舒文副書記、何建宇副書記分別就調動教師積極性,加強集體備課,嚴格教學管理,凝聚融合學科方向,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和學術人才,與時俱進開展社會實踐等方面進行了補充。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馬院院長吳付來主持了調研座談會。
陶文昭副院長從師資隊伍、學科布局、學術科研、職稱評審等方面介紹了有關情況。他指出,學院擁有多個科研平臺,學術科研資源較多,任務也重,學院教師除承擔自身教學科研任務之外,在服務中央、服務北京、服務社會、服務重大活動等方面也經常承擔不少任務。宋學勤副院長介紹了人大思政課教學情況,特點是實行系統講授、專題教學、教學實踐“三位一體”的相輔相成模式,系統求全,專題求深,實踐求活。強調以科研促教學;開展互動式教學,加強課堂設計,借助手機客戶端,多維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推出一批教學科研成果。要整合全校各學院優質師資力量,承擔碩博士思政課教學任務,以拓寬思政課的學術視野。吉昌華副書記主要介紹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成立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隊,開展專著學習、校內宣講、社會調研、論文撰寫、微信發聲。推行“青馬英才”成長支持計劃,主辦《青馬之聲》半月刊,促進學生成長。吳付來副書記從教學科研機構設置、智庫服務、學生就業等方面做了補充。他特別指出,人大馬院積極支持兄弟高校馬院建設,選派教師到其他高校馬院掛職。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孫熙國詳細介紹了北大馬院在思政課教學、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經驗。他特別強調馬院姓馬,在馬言馬,要理直氣壯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尊嚴和真理性。馬院培養的學生,必須肯在學原著、學經典上下功夫。教學內容上注重引導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用原著帶原理”,并有嚴格考核,評估學生學習成果、提升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專門成立馬克思主義人才隊伍建設委員會,由校長和書記任主任。馬院引進人才“英雄不問出身”,只看真實水平。學院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要高標準,嚴要求,既要培養教學能手,也要瞄準學術大師。在科研管理方面,教師應站在服務祖國發展、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定位來開展科研,鼓勵教師針對當前主要的社會思潮做出正面回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應有貢獻。孫院長還親自當講解員,為調研組介紹了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發展史展覽中陳列的珍貴資料,以強化北京大學馬院姓馬、在馬言馬、在馬興馬。
此次赴京調研學習,不僅為湖大馬院朝著建設重點馬院的奮斗目標邁進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而且也為湖大馬院加強同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馬院的進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將有力地推動湖大馬院發展步入快車道。
想獲取更多關于湖南學歷網的相關資訊,如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報考條件、考試時間、備考知識、錄取查詢、相關新聞等,敬請關注湖南成人高考網(www.strawberry17.com)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湖南成考中心”???????如有更多疑問也可以直接聯系我們招生老師,聯系電話:0731-89903663。